2022年3月22日,“文榷育美”系列课程之书法班“云课堂”正式开讲,同济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教工书画协会秘书长叶晨博士为大家带来了《与古为徒,发现另一种可能》专题讲座,带领师生从篆书和古文字入手,解析汉字最初的意义,从篆书入门领略书法艺术的魅力。超过450位师生参加了此次线上课程。
“教育的目标就是塑造有广泛文化修养又有知识的人。专业知识是奠基起步的基础,而广泛的文化修养使他们既有艺术般的优雅,又有哲学般的从容、通达、高远、深邃。”叶晨以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所作的《教育的目的》开场,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从传统审美的认知出发,寻找学习的另一种可能性,在学术研究和欣赏书法艺术之间建构起桥梁。
课堂上,叶老师用生动的例子带领大家走进了篆书古朴,典雅,严谨又活泼的审美世界。他为大家介绍了“石鼓篆书第一人”吴昌硕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共同欣赏品位篆书的艺术意境。1912年吴昌硕为美国波士顿博物馆题匾“与古为徒”,又题“好古之心,中外一致”,这不仅是其艺术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此次书法课程开设的初衷。
随后叶老师从学理角度,为大家推荐了《傅山的世界》和《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中国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两本书,并介绍了作者对书法的演变及书法文化的反思。叶老师还从书法工具的选择、毛笔的握笔姿势与着力、篆书的线条与笔力等方面进行在线示范与实践指导,鼓励大家从篆书开始学习书法,并在线解答了师生关于学习书法的疑问。
因为疫情形势,2022年“文榷育美”书法系列课程的第一次课转为线上。叶晨老师围绕“古韵文心”娓娓道来,兼具科学的严谨与审美的愉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将“美育”置于重要的地位。书法是中华文明精髓的代表,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从书法入手,“与古为徒”、“与古为新”,希望讲座和课程能在师生心中播下一颗爱好书法的种子,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期待疫情早日过去,能和大家在文榷堂线下相聚!
文字:余珺君
视频:付欣冉 王莉君
责编:王莉君
审核:周玮、周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