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航
文化展览
文化活动
文化专栏
传统博雅
山河筑梦
科艺同源
国际融合
芥舟济忆
场地预约
文化课程
文榷影像
活动报名
交通指南
场地预约
新闻资讯
活动报名|推普周专题活动:古籍智能整...
15
2025-09
2025年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主题是“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数智化整理不仅是传统语言文字现代化应用的关键路径,也为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新可能。为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月16日与9月19日,古籍智能整理工作坊将在嘉定校区文榷堂举办。通过现场演示和动手实践,参与者将掌握古籍数字化与知识化的全流程操作,以及大语言模型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期待感兴趣的师生加入。工作坊1:古籍数字化到智能处理工作坊时间:2025年9月16日(星期二)14:00-16:00工作坊地点:嘉定校区图书馆14楼文榷堂工作坊内容:通过现场演示与动手实践,引导参与者掌握从古籍数字化到智能处理的全流程操作。包括:1.古籍整理平台的文字识别与版面解析;2.智能标点、命名实体识别、术语抽取等功能模块;3.展示我校团队自研的古籍平台在安全共享方面的创新应用。工作坊人数:20人报名方式:工作坊1报名二维码提示:•本次工作坊为线上操作课程,需携带电脑参与。•对电脑配置无特殊要求,能够正常访问互联网并运行网页浏览器即
新闻资讯
浏览更多
【展讯】 毕业啦,“拍同济”摄...
08
2025-07
又到凤凰花开的路口,离歌将起。回望匆匆数年,是什么构成了我们对同济校园的眷恋与回忆?有春日樱花树下并肩的笑语,也有盛夏操场恣意奔跑的身影。同济大学第二十四届“拍同济”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在毕业骊歌奏响之际,温情启幕。展览精选了40幅本届及上届摄影大赛的优秀作品,希望能让毕业生们从镜头里回忆曾经的校园时光,让在校师生捕捉到日常忽略的校园诗意。这不仅仅是一场摄影技术的竞赛,更是一次深情的集体回眸,一份献给全体同济师生的时光纪念册。展览地点: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图书馆一楼展览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8月文字|张碧君编辑|王莉君审核|周玮 周黎萍
新闻资讯
浏览更多
阅见·在场 |蒋玄佁著述艺术展:以物...
03
2025-07
炎炎夏日,文榷堂邀请师生足不出户云看展~本期视频是“妙处难与君说——蒋玄佁著述及艺术展”的第三篇章 “薪火传学”。视频集中蒋玄佁先生的近20本学术、艺术著作,包括《长沙:楚民族及其艺术》、《中国瓷器的发明》、《吉州窑》、《中国绘画材料史》、《中国古代玻璃研究》、《破颜微笑》等。让我们一同观看,感悟先生笔下那“难与君说”的学术妙境与人生智慧。著作原文选摘《中国绘画材料史》中国古代绘画的底子,一为织物,一为纸。古代造纸的具体工艺过程,典籍中没有详细的记载可作参考。如欲将造纸的工艺过程彻底明了,须先将现代科学造纸法与手工造纸法,作为参考。现存的手工造纸,尚保留着原始形式,与古代的造纸方法,并无多大变化。《天下的故事》旧式的读书人,称天地之间的一切,叫做“天下”科学家则称为“宇宙”,社会学者,则往往称为“世界”我所说的“天下的故事”,则是指古代的事情、现在的事情,近的事情、远的事情,有可知的事情,有不可知的事情。展览信息展览时间:2025年6月6日起展览地点:嘉定校区图书馆二楼弘文之星阅读专区展览简介:妙处难与君说——蒋玄佁著述艺术展是“阅读大师:同济学人著作与手稿” 系列展之一,通过“薪火传
阅见·在场 |蒋玄佁著述艺术展:以友...
19
2025-06
妙处难与君说——蒋玄佁著述艺术展展览时间:2025年6月6日起展览地点:嘉定校区图书馆二楼弘文之星阅读专区展览简介:妙处难与君说——蒋玄佁著述艺术展是“阅读大师:同济学人著作与手稿” 系列展之一,通过“薪火传学:以物考证的学术精神”“墨韵融通:以艺证学的跨界实践”“师道同舟:以友润心的文脉赓续”三个篇章,展现蒋玄佁先生学术著作与艺术创作的脉络。蒋玄佁先生作为现代美术考古学者、水彩画和中国书画名家、美术教育家、同济大学教授,先生的一生,自是破颜微笑、悠然心会之境,常在笔墨不可言传的幽邃之间。本期视频展示“师道同舟”篇章,带领师生一起感悟先生“难与君说”之妙,一起领略以他为代表的一代同济学人为人、为学之妙。视频:罗健一 吴嘉禾编辑:王莉君审核:周玮 周黎萍
阅见·在场 | 当叶片舒展时,故事开...
16
2025-06
当一枚种子在档案库的抽屉里与它在枝头怒放的模样隔着三个节气遥遥相望——「标本」与「生命」的界限开始模糊春天的小事刘明杨暮春三月的风掠过文榷堂的窗棂时,我正捧着几枚深山含笑的利子,在图书馆的木质长桌上为它们分类。这些裹着赤褐色外衣的种子棱角间早已没有了生命力但其表面布满细密的褶皱,更像是被时光熨平的古老信笺,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一周后的植物图谱的布展过程中,白纸上的玉兰叶标本吸引了我的目光,深绿色的叶片被压得平整如纸,主脉两侧对称的侧脉像极了地图上放射状的河流,文堂的暖光灯下,玻璃展柜里的梧桐叶标本投下斑驳的阴影,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干燥的标本并非草木生命的终点,而是被定格在某个时空坐标的切片,等待着与未来的生命形态重逢。在三天后的清晨,当我抱着书本匆匆穿过A楼前的小路时,一阵清别的甜香拽住了我的脚步--抬眼竟是两株深山含笑的盛放。那些曾被我们归档的种子、压制的标本,此刻正在枝头舒展成雪青色的花瓣,六片玉盏般的花片托起鹅黄花蕊,仿佛将整个春天的晨露都酿成了酒。风过时,细碎的花影落在手中的课本上,与去年夹在笔记里的银杏树叶叠合成一卷动态的草木长卷。百种心动瞬间春天的气息笼罩万物,当三月风
文榷育美|锦时流光——宋锦葫芦手作...
11
2025-06
“一缕丝线织千年,一枚葫芦纳百福”宋锦流转千年的华彩承载着时光沉淀的古韵与厚重如今,它又焕发出蓬勃的崭新意趣端午市集上,“锦时流光”宋锦主题展陈备受瞩目与好评那份流淌在丝线里的东方之美深深打动了每一位驻足者为回应大家的热情与期待文榷堂特此加推一期“宋锦葫芦”体验活动邀请大家再次沉浸于这份指尖上的传统魅力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熠熠生辉活动介绍:宋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起源于宋代苏州,有“彩纬显色、纹样典雅”的特点。2006年,宋锦的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锦图案精美,色彩华丽,质地坚韧,常被用于制作高级服装、装饰品等。本次活动将继续以宋锦为零料,裁剪其中兰草、缠枝莲等花样,制成精美的宋锦葫芦,为日常增添风雅韵味。上期活动回顾:端午传统文化生活节“锦时流光”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宋锦葫芦手作体验。大家将宋锦零料巧妙拼贴,制作出的成品精巧别致。活动全程有老师悉心指导,互动氛围热烈,深受同学们喜爱与好评。活动成品展示活动时间6月12日 星期四 12:00–13:30活动地点嘉定校区图书馆14楼1406室文榷工坊报名人数15人报名二维码:
标题41
更多 +
文化专栏
传统博雅
山河筑梦
科艺同源
国际融合
芥舟济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