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嘉定校区师生的文化生活, 11月15日中午,由同济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工会共同主办的“江南雅韵——苏绣主题文化展”在文榷堂揭幕,同时举办了刺绣文化实践活动。三十余名师生在嘉定苏绣非遗传承人陈碧娴老师的带领下,了解苏绣的基本风格以及创作技巧,并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绣品。
“江南雅韵——苏绣主题文化展”展出了嘉定区非遗传承人陈碧娴团队绣制的挂画、屏风、摆件、团扇、丝巾等苏绣文化产品30余幅,展示了江南苏绣文化的传统魅力。苏绣起源于苏州,是四大名绣之一,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特点。在种类上,苏绣作品主要可分为零剪、戏衣、挂屏三大类,装饰性与实用性兼备;其中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苏绣作品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以其逼真的艺术效果闻名。
在实践环节,陈碧娴为师生介绍并讲解了苏绣的几种针法运用,如完全用垂直线绣的直针,表现弯曲形体的盘针以及较为复杂的套针等。师生通过现学的刺绣方法,穿针引线,动手绣制雅致的枫叶、红豆、银杏等,体验传统技艺的静雅之美。
参加活动的师生表示,通过近距离观看精美的苏绣作品,对江南文化的精致秀雅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老师的介绍,去感受苏绣的美和传承,并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匠心和审美意趣也有了全新认识。作为嘉定校区的师生文化沙龙,希望通过非遗进校园,让师生结合劳动实践和文化实践,增强师生的凝聚力,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文字:伍欣仪
摄影:王莉君
审核:周玮、周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