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第113个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6日至9日,文榷堂、同济大学研究生会联合举办了“嘉园芳华”师生文化沙龙系列主题活动,包括非遗安亭药斑布二十四节气杯垫制作、钩针艺术编织以及苏绣茶巾制作,以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技能。
3月6日举办的安亭药斑布二十四节气杯垫制作由安亭药斑布非遗传承人柳玉成老师指导。三十余名师生通过学习,了解药斑布的纹样种类、历史传承、工艺制作等,并动手实践,制作出了精美的药斑布二十四节气杯垫,体会源于唐宋、盛于明清、带有江南传统民风民情的蓝白之美。
3月7日同济大学教师“俏手艺”社团编织部部长顾彩莉老师为大家带来“钩针艺术编织”带来的传承分享。
钩织艺术在中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项百年非遗在融合了现代手工艺者的巧思后,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一根钩针、一团毛线,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后,栩栩如生的作品就会从手中诞生。
在钩针艺术的分享环节,顾彩莉老师向师生展示了种类功能多样,外形兼具可爱与优雅的钩针编织作品与不同的钩针方法:辫子针、引拔针、短针、中长针、长针、长长针等。随后,邀请师生选择一款杯垫作为当日的实践目标。
3月9日,在嘉定苏绣非遗传承人陈碧娴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了解了苏绣的基本风格以及创作技巧,并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绣品。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是江苏省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苏绣起源于苏州,是四大名绣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嘉定苏绣,技法源于苏绣,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了。嘉定苏绣以刺绣绘水墨,因其独特的风格流传江南,是嘉定区第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在实践环节,陈碧娴老师为师生讲解并展示了如何用多种针法绣出一朵花,其中花瓣、花蕊、根茎和叶子都有不同的绣法。在陈老师和两位助教的带领下,同学们也亲手体验了刺绣的全过程,体验了传统技艺的静雅之美。
参加活动的师生表示,通过非遗走进校园,师生共聚一堂,体会到了节日的氛围,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劳动实践和文化实践的过程中对江南文化的精致秀雅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传统文化蕴含的匠心和审美意趣也有了全新认识。
供稿:文榷堂
审核:周玮 周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