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校区传统文化生活节之中秋雅赏回顾

发布者:test发布时间:2023-09-30浏览次数:10


嘉定校区传统文化生活节之中秋雅赏回顾


秋风送爽迎佳节,丹桂飘香庆中秋。929日中秋节当天,百余名同济师生相聚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图书馆文榷堂,共同度过温暖雅致、内蕴深远的中秋盛宴。桂花浸茶,木版水印,品香燃篆,古琴洞箫,美酒佳肴……在这高楼夜色下,酒香茶意温暖心扉,琴音墨香遥寄思念。


此次中秋雅赏传统文化生活节是文榷堂邀请师生共度的第三个中秋节。文榷堂以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传统美学生活方式为核心内容,策划了“有吃,有玩,有学,有乐”的各种活动:古诗词鉴赏写作与六大茶类品鉴雅集、香席布置与品香篆香体验活动、古琴导赏与教习、洞箫演奏与中秋夜宴以及贯穿活动全程的木版水印藏书票制作、药斑布书签制作、中秋铃印制作体验活动等。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和体验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传统、喜爱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的万燕教授带领现场师生共同鉴赏了《黍离》、《锦瑟》《春江花月夜》等千古名作,体会其中平仄之韵、意象之美、情感之丰沛。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词佳作,在同学们的朗朗诵读声中,散发出中华文化的千古风流韵味。讲座间隙,大家也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艺表演。老师手法娴熟,冲泡的温度、时间了然于胸,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习如何端茶、品茶,领略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讲座结束后,万教授鼓励同学们提笔创作古诗,表达佳节雅趣。


香”是关于气与味的大学问,是人与自然交流的精华,在品香篆香活动中,同学们嗅闻沉香、丁香、辛夷、郁金香等多种香料,学习古人用香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等知识。平整香灰,拓印篆模,点燃香条,文榷堂中弥漫着馥郁的桂花香。同学们沉浸其中,亲密贴近了中国传统香道文化。



天色渐晚,日落微凉,琴音箫韵指引师生们领略古人的音乐智慧。古琴是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儒道思想。七弦、两足、十三徽的结构,使得古琴能够通过散音、泛音和按音等技巧来展现圆润清脆、丰富多变的优美音色,表达古人独特的音乐情感。随后,师生们跟随洞箫低沉圆润之音,来到图书馆的空中花园。微风拂面,箫声倚云,大家三五成群,围坐赏月,这一场景仿佛能跨越时空,与无数古人情感相连,与他乡亲人相连。





在文榷堂的后方,全天进行着木版水印藏书票制作、药斑布书签制作、中秋铃印制作等体验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把墨汁和水混匀,均匀涂抹在木版上,再将纸张按压在木版上,精雕细刻的木版图案便呈现出来。另一边,同学们秉承着传统工艺,亲手裁剪药斑布制作书签。一些擅长书法的同学也发挥特长,在书签上、铃印卡片上写下中秋祝福。



中秋雅赏活动吸引了百余名师生的参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20级交通运输专业博士研究生杨书敏说:“很庆幸报名参加了文榷堂的‘中秋雅赏’活动,让我的中秋节过得丰富多彩。感谢老师们精心的策划和布置,我在丹桂飘香的文榷堂与一群爱好传统文化的同学们品茶读诗、焚香抚琴、听箫赏月,学习并体验了多项非遗制作,收获满满。我与师友们共度佳节,自己思乡之情也得到慰藉。”


月圆同济,文榷雅时”嘉定校区传统文化生活节系列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纽带,既是学校对同学们在校园度过佳节的关怀和呵护,也展现了师生对于家庭团聚的美好期愿。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激发了同学们守正创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决心。




供稿 |文榷堂

照片|王莉君

编辑|王莉君

视频|袁铭浙 陈瑛

审核|周玮 周黎萍